汉字传承着中华文明
发布时间:2013.02.25      浏览次数:

 当今中华文字在全世界的传播逐步兴盛,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在经商活动中不得不学习更多的汉字。但近来有一种说法在学界引起了一些争议,这个说法是:中华民族能历经多次外族入侵、奴役而不灭,国家历经多次大规模内乱、军阀混战而不分,其中根本原因再于中国特有的中华文明,而中华文明中最精随的正是汉字。通常人们习惯把汉字称之为“方块字”,实际上这并不确切,因为字的方块形态并不是汉字特有的形态。最能体现汉字特征的说法,应该是“图形字”(无论是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或者是复合字)。汉字来源于“象形”字这一点是公认的,更重要的是汉字中仍然保留许多相关实物的抽象图画形态,比如,“人”字,就抽象表现人走路时侧面的形态,而“大”字则表现了人正面的形态;同时在些字中隐含这一些历史的典故,还有自然现象与汉字、虫鱼鸟兽与汉字、花草树木与汉字、农林渔牧与汉字、生活器具与汉字也都有这许多联系。总之当今的汉字是五千年中华文明造就的,汉字中直接承载和隐含的智慧是世界上其它任何一种文字所无法比拟的,因为只有“图形字”才能具有直接的表意功能,也才能直接通过文字的个体传承文明与智慧。

五千来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而且在同个民族中不同地域,也有一些完全不同的地方方言。图形文字是唯一可以将中华多民族统一在一个文明体系中的载体、平台和工具,同时该文明体还可以让各民族保留和发展自己的语言及习俗。在不同民族的人之间即使语言不通,汉字则可以十分方便成为相互交流的方法,因为汉字没有直接规定读音,无论发音如何变化汉字所表示的意境是唯一不变的(既表意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书同文,语不同音。所以,汉字体系是一个具有高度包容性的体系,只要语法相近,无论发音有多大的差别,都可以很方便地融入到汉字体系中。这正是蒙古族、满族最终不是被汉族以武力征服,而是自然融入到了以汉字为核心的中华文明中的根本原因。

所有的拼音文字都只能通过“一段句子”或“一篇文章”传承文明与智慧,无论这个拼音文字是写成一行或是写成方块,单个拼音字只规定了发音标准,并没有唯一特定的喻意。拼音文字与图形文字相比,因为具有规范的字母组合形式,可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将文字与语言直接关联,方便了文字和语言的学习及掌握,不需要像学习汉字时的大量文字背记。但所有的拼音文字都没有包容性,任何两个不同民族文字的融合必然有一个民族语言要消亡,也就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消亡,也就意味着一个文明体所传承中智慧永远的消亡,所以必然是强制性的,甚至是民族间的战争。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最终没有强制性的推行汉语拼音,汉语拼音只作为中华民族中学习官方语言的一种方法,而不是消灭民族语言和地方语系的手段,这真是中华民族的万幸。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互联网的普及,文字交流变得十分便利,文字的信息交流形式迅速增长,汉字在信息交流上的特点被充分体显出来。中华民族各不同语系发音的不同性给信息交流带来的不便被弱化,汉字体系与现代科技间展现了良好的适应性,这一点将使汉字最终发展成真正意义上世界性文字体系。但在500多年前情况则完全不同,由于文字学习和书写困难,使中国人文化教育不能普及。当世界快速进入工业文明时期,哲学、物理、化学、数学、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学随之在西方通过拼音文字迅速发展、传播和普及时,中国汉字却显得完全不适应。当时中国周边国家开始摆脱汉字束缚,为了普及文化教育和加强与较发达国家的交流,逐步开发本国拼音文字。韩国最有特色,其逐步形成了拼音方块文字。有些国家由于殖民地的原因直接采用了英语或法语等国的拼音文字,本国原民族语言逐步变得不通用,在这些国家即使一些地方保留了地方语言,但也没有对应文字体系。

在当今世界上唯一不需要通过翻译就可以在全世界各国通行的信息,就是工程技术中图形和符号。在电子技术中电路图中所表示的:电阻、电容、电感、电池、二极管、三极管等等所有符号,全世界无论那个国家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全能看懂。电子技术电路图中,最多只有一、二百种符号,但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特定的世界性图形文字体系(其它工程技术的图纸也类似)。这说明唯有能直接“表意”的文字(或符号)才能跨越语音、语法的障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通用的文字体系。而拼音文字体系需要通过语音、语法、场景、习俗等多种条件组合,才能表达出一段文字的准确含意。所以只要有不同语系存在,拼音文字就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文字体系。

当前关于汉字是应该继续简化还是恢复繁体出现完全对立两派意见,我比较同意一些智者的观点:当年草草推行汉字简化是错误的,但当前完全恢复繁体同样也是错误的。如果当年人们早点认识汉字对中华文明传承作用,而不是一味强调易学、易记、易写,而是更多从中华文明的传承角度思考,就不会出现大规模的简化汉字;而今天当绝大多数中国人已完全熟悉了简化的汉字的情况,再恢复繁体字对于整个社会会造成非常大的、不必要的冲击和浪费。现在需要做的是给予汉字更多内含,一些人喜欢玩拆字游戏,通过拆字的方法让汉字具有更丰富的生命力。梵高的画如果所有看画的人不去拆解其中表现手法,只是简单一眼看过,完全是看不出有什么意义,与小孩子的涂鸦没什么区别;同样中国水墨画,如果不通层次、线条的拆解,也不会体会出作者境界。每一个汉字实质就是一幅最简单水墨画,当然繁体字的画面内容会更丰富一些,再加上书法家的书写技艺,中华文明精深博大的意境。古代书法王羲之的“鹅”字是非常出名之作,说它是字,还真不如说它是一幅画。如果我们把拼音字“ei”拿去让书法家写,无论他怎么写不会成一幅画。而王羲之的“鹅”字给予汉字注入的智慧和技艺,通过汉字体系使它传承了一千多年,如今还会让懂得汉字的人看到它时感到一种兴备,获得一种特有的美感。即使不同的方言把“鹅”读出了上百种不同发音,但因王羲之给“鹅”字注入的智慧和技艺,让人从字中获得的美感却是相同的。中华汉字是全人类最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中华文明的血脉,它维系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它必将与世界文明共同进步和发展。

本文共分 1

QQ:399253845    手机:15918802009   
粤ICP备12094157号    邮箱:mmyo2009@139.com
我的位置:深圳市龙岗区双龙地铁站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