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院校开始易经学科的争议
发布时间:2015.06.25      浏览次数:

大学院校开始易经学科的争议


   《易经》是我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活水,经过数千年在华夏的潜移默化,它已经渗透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文化基因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民族的文化,就是《易经》文化。先秦以前的诸子百家,尽管学说不一自成学派,但是无不或多或少地留有《易经》思想文化的痕迹。儒家更是把《易经》列为群经之首,把它推至最崇高的地位。而由《易经》衍生出来的易学,经过秦汉以来历代易学家的研究,逐渐分为两大流派,即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的研究贯穿到哲学、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伦理、中医等众多领域;象数派的研究扩展到天地人三界,并创出了诸如奇门、太乙、六壬、四柱、斗数、堪舆等众多术数。这两大流派的研究方向虽然不同,作用亦不一,但是目标却是一致的,就是研究该怎样充分利用它造福人类。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多灾多难的历史,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只有几百年完全没有战争,曾经多次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正所谓多难兴邦,我们的民族今天依然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将再次崛起雄居世界,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不过归根结底应该归功于我们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的兴旺,首先是这个民族文化的传承,若是它的文化消失了,这个民族也就从此国将不国、销声匿迹!正如温总理所说:“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就不仅要有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更要有人遥望星空,坚守精神家园。这样的民族才有希望,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有光明的未来。”
    我国在17世纪以前曾经有过“东学西渐”的辉煌时期,那时的中华文明在西方社会大放异彩。后来到了晚清,由于清庭背离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实施闭关锁国等祸国殃民的政策,才导致了中华民族有上百年的屈辱历史。我们只要回顾历史就会发现,统治者在治理上凡是符合《易经》思想文化的朝代,必然出现盛世或治世,凡是背离了《易经》思想文化的朝代,必然引起内乱或是被外敌欺侮!前几年胡主席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提法正合易学的精髓,在短短的这几年,我国的综合国力是不是比过去更强大了呢?在世界强国里是不是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呢?
    现在我国的国运昌隆、领导开明,这个时候应该大力弘扬易学这门国粹文化。遗憾的是现在大学院校里什么科目的专业应有尽有,独是缺少了易学象数(即术数)专业的学科。笔者认为应该增设这些学科,课程包括有易学象数、中国简史、儒佛道及其他诸子百家的学说等,这样才能够让国民对祖国文化多些了解,记住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加深爱国的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
    也许有人会说,科学发展到人类可以上月球了,居然还提议在大学院校教人封建迷信的东西?荒谬!笔者想问一句:说这话的人是以内行人还是以外行人的身份说?如果是内行人,那么不失为一己之见;若是外行人,那么就是闹笑话了!无论一个人多么博学,都未能掌握人类知识的万分之一,离开了自己的专业,就是隔行如隔山。对于自己毫无所知的领域发表高论,不是出丑又是什么?
    

 

易学象数首先是使人相信天命,深信善恶有报,因果循环,让人感受得到命运的存在。命运是一个世界性的千古话题,无论信与不信,并不影响它的客观存在。我们主观地回避它,不如客观地正视它。一个人只有了解命运,才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否则讲“扼住命运的咽喉”只是一句空话!
    有的人认为相信天命使人思想消极,这是一个认识误区。事实证明,信天命的人思想不仅不消极,反而是为人达观,懂得该怎样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社会、面对人生,以及面对可能出现的逆境。如果国民们通过“术数”加深对天命的认识,那么素质就会大大提高,这样对于国家的管治、社会秩序的稳定是十分有利的。
    在长期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相信天命可以使人秉持直道,心地善良,富有恻隐心、责任心、正义感,说话诚实,重义轻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相信天命则心中无所忌惮,做事心存侥幸,容易是重巧智,轻诚信,忘国法。所以孔子说:“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又说:“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这是因为相信天命的人深信因果循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故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相信天命的人心中无所顾忌,不畏天,不畏地,不畏人言,以巧智达成心愿的缘故。现在有的人卖肉的打水,养鱼的下药,卖菜的浸污水,生产牛奶的添加三聚氰胺等众多弄虚作假、为富不仁的现象,令人谈食色变,干哪行不敢再食哪行做出的食物,这与他们不相信天命,重巧智,轻诚信有着极大的关系!

 


    众所周知,法律只能是约束人的行为,不能约束人的思想,易学正好能够弥补法律的不足。一个人先有不良的思想,才有不良的行为,故约束思想极其重要。要约束思想,道德教育还不够,还要使人有所畏,令其畏人言,畏天命。这个“畏”不是畏惧,而是敬畏。所以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易经》以“神道设教”,墨子写《明鬼》篇的用意亦在于此。与其单独以道德教育约束人的思想,不如兼以天命观念安抚人的精神。国家要民风淳朴,必须是法律与易学两手抓,法德兼治,就象穆罕默德那样一手拿着经书,一手拿着利剑。世界上的国家都是既重法律,亦重宗教的,易学虽然不是宗教,却具有宗教的功能。
    一个高素质的易学家,在为人测事、测命运的同时,都会教导求测人怎样为人处世,与为官者言忠,与为富者言仁,与为子者言孝,与为友者言义,劝导他们通过遵纪守法、行善积德、捐款放生来改善预测结果。这样就起到了与宗教殊途同归的劝教作用。
    其次,易学象数对于巩固国防,抵御外敌,选贤任能,预知战争起止、战争胜负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作用。它能够使我军知己知彼,洞察秋毫。不战则已,一战必胜;不守则已,一守必固。所谓兵者,诡道也。该示强时示强,该示弱时示弱,该打则打,该和则和。原因无他,我军通过易学提前预知了敌军的虚实动向而已。

 


    战争是极为纷繁复杂的,无论敌我双方的将领多么优秀,都不能够有十足的把握准确判断战事的胜负及由此引发的其它问题。这是因为将领们对战事作出判断,是基于其性格、学识和对战事所掌握的相关情报资料。无论哪一方有多么充足的条件,在情报资料的搜集上都是不全面的。将领们根据不全面的资料对战事作出判断,并据此制订出作战方略,其中难免会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成份。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战事最后能够取胜,也不等于作战方略中没有漏洞,只能说是侥幸得胜而已。
    运用易学象数预先作预测则不然,它反映了宇宙的全信息,与战事有关的直接和间接的信息都在一定的模式上全盘反映了出来。虽然其中亦有技术性的问题,但只要预测者的技术过硬,就不难判断出战况。如果我军有一大批技术顶尖的易学人才,在战前作预测,再参考其它的高科技手段,那么就能够极有把握地把误判率降至为零。
    所以太公兵法《六韬·王翼》说:“凡举兵帅师,以将为命,命在通达,不守一术,因能授职,各取所长,随时变化,以为纲纪。故将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应天道,备数如法,审知命理,殊能异技,万事毕矣。”又说:“天文三人,主司星历,侯风气,推时日,考符验,校灾异,知天心去就之机。”《孙子兵法·计篇》也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可见古代的军事家已经把易学运用于军事上,并且选择易技精湛的人才列入军队编制以增大胜算,这个在《左传》和《战国策》两部书里多有记载。兵圣孙武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均解,我看跟他精通易学象数有莫大的关系。


    再次,易学象数对于国家、集体和个人重大灾害的预测,减少国家和人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加快建设,使国家早日成为世界一流的经济大国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比如说:这次火箭是否能够依时顺利升空?这个航班的飞机是否安全?下月的股票会不会出现暴跌?公司今年的生意是否正常?秋季厂里业绩是否会有转机?国家今年哪个地区要预防干旱?哪个地方要预防有人聚众闹事?猪流感在什么时间能够绝迹?诸如此类的问题随了易学象数可以预测之外,其它的学问都是显得无能为力!
    另外,对于群众生活上关心的事,易学也能发挥很好的作用。诸如子女教育,夫妻缘份,男女恋爱,疾病,官司,寻工,交易,失物等等,预测这些问题易学象数也是强项,其它的学问都是一筹莫展。群众有预测这些的需求,也有知悉这些问题的权利。可是目前易学队伍的素质偏低,往往是装“大师”的居多,不仅未能满足群众的需要,更是给易学抹了黑,使人对这一门国粹存在误解,以为是骗人的把戏。归根结底,是因为从业者们没有受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的缘故。
    综上所述,易学象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远非上述所说的几个方面。考虑到篇幅,笔者就不再一一细述了。总而言之,如果国家培养出一大批品德优良,博古通今,易技精湛的易学人才,那么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秩序的稳定,开创社会良好风气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希有关部门留意焉!

本文共分 1

QQ:399253845    手机:15918802009   
粤ICP备12094157号    邮箱:mmyo2009@139.com
我的位置:深圳市龙岗区双龙地铁站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