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易经》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5.02.17      浏览次数:

 学习《易经》的方法



    中国古代缺乏对这种读解作品的方法性的探究。
    比如说孟子说过,"以意逆志"。
    逆就是推断、理解,问题是以意逆志,这志是作者之志,意是谁的意呀,它可以有两种解释,一个是通过作者在作品当中表达出的意思来推断他的言外之意,他的创作动机;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通过读者的理解,去推断作者之志。
    而且现实当中,从读者的角度,去推断作者本意的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断章取义,望文生义,刻意求深,在古代它甚至成为一种传统。赋诗言志,可以拿别人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不管别人怎么理解,他用别人的话来说自己的意思。
    在孔子那个时代就是这样,比如《诗经》当中的诗,本来是写女孩子的漂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他的弟子子夏读到这儿就读不懂了,他不是不懂这字面意义,不是不懂这对女孩子的描写,他没法和现实的道德修养联系起来。
    这种读书方法,他就不管你原来说的是什么,而是我从中能够感悟什么。问老师,问孔子,这怎么理解呀?老师就几个字:"绘事后素",琢磨去。那子夏是高徒,一听明白。绘事后素,绘是画画,素是素娟。先有素娟,后有画画,空间顺序问题,女孩先有白脸蛋,再化妆。
    从先后顺序的相似,感悟出道德修养来。礼后乎,礼后于人。礼是一种外在的道德约束,仁是一种道德的自觉要求。先得有道德的自我约束,然后去接受,这就是古人的读书方法。
   《周易》,这是几千年前的神学体系的产物,不掌握一种规范的学习方法,很难读懂。你如果资料不足,可以先存疑;如果能力有限,可以继续提高。但如果方法不对,南辕北辙,用力越勤,你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相差越远。

 

今天从方法说起。
    读书学习,心中至少要有四要素:时代、作者、作品、读者,并理解这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读书方法是要基本了解四要素的逻辑关联。首先应该尊重作者本意。发表个人心得,要尽可能接近作者本意。
    决定《周易》的文化因素很多,主要有四个:
    1、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2、等级森严的宗法制。
    3、以天为师的道德观。
    4、主文谲谏的政治目的。
    一、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
    大家对天人合一,蒙蒙胧胧都有一点认识。天人合一,要从发生学的角度说,它是人的认识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就是在人类童年时期人类主观愿望。有这种认识自然,解释自然的这种愿望,但客观的认识能力,没达到那种水平,还无法科学地解释。主观上想认识,客观条件又不允许,达不到,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在自然界面前非常的渺小,自然的现象发生了,不是人能控制的,于是产生了一种万物有灵的观念。认为种种自然现象的背后,都有一个神灵在控制着,为什么刮风了?风神;为什么下雨了?雨神。下雨下多了,祭祀,祈求它保佑百姓的五谷丰登。
  到了殷商、西周这段,文明的发展,认识能力在提高,人们普遍存在一种主观愿望,想预知我们的未来。要种庄稼了,想知道今年庄稼收成如何;想搞建筑,要了解一下在这个地儿建行不行;要出兵,那要了解一下,这次出兵的行为结果会是怎么样。主观上有这么一种愿望,但是又没有办法准确地、理性地预测。求助于谁?天,天命观。

从万物有灵,发展到求助于天,到天命观。一切是天意,天决定一切。人只能顺从天,惟天为尊。所以祭祀、占卜,都是这种观念的表现,《周易》也是一样,都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了解天意。  
  在这样的背景下,《周易》产生。想一想人们崇拜自然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会产生一种信仰,惟天为尊的天命观的这种信仰。一旦产生这种信仰,那就会生成权威,天是具有绝对权威的,天决定一切。一旦权威产生,作为普通的人,只能接受、服从。这权威造成一种威慑。
    崇拜造成信仰,信仰生成权威,权威造成威慑。这样就理解了《周易》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它代表了天意。
  《周易》的每一卦里,说的是天地人,地也属于广义的天的一部分。都是通过观察天象,观象于天,取法于地,最终为指导预测人事。在这样天命观的文化背景下,确立了《周易》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一旦产生这种权威和威慑,天人合一就不仅仅是一种哲学的根源,它还决定了一切。
    比如接下来讲的等级森严的宗法制,是社会制度,和天命观什么关系?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认为这个宗法制是谁说了算,谁决定一切呢?宗法制源于氏族社会,家天下。王权由谁来继承?嫡长子继承制,君王是天子,天之子,替天行命的,他所说的都是天意的表现。虚幻的天意,在现实社会中,有了具体的代言人。这个具体的代言人,他的话,又具有了绝对权威。不论是血缘基础上,还是社会基础上,这两个系统,实际上他是双重身份。血缘上,以父为尊;社会体系上,以君为尊。他既是君又是父,父叫子死,子不敢不死;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他说的一切就是法。他的理论依据就是君权神授。

在那个时代,一切以天为依据,任何人也没法超越。生活在那个时代,他都不同程度接受它。不管儒家。道家、法家,作为《周易》来讲,它传达的是天意。
    问题是只有四百五十句话,《周易》所传达的天意,最终是由谁来感知的?由占卜者。同样一个天意,可以有不同解释。这个空间,就是占卜者发挥天意,其实是借天意来表达自己政治观念的一个途径。

 

例:春秋时期,晋楚城濮之战。
    天意,归根到底,是人意的一种表达,所以千万千万不要简单地批判。我们一说巫,就很恐怖、迷信。其实当时的巫官,都是绝顶聪明的人,他借着传达天意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政治见解。
    二、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的体现
    宗,就是宗族。宗法就是根据血脉血缘关系来制定的一些规则。按照血缘的亲疏远近,来决定尊卑贵贱的这样一个社会,它所产生的这种规则。对大宗有利,小宗服从大宗。大宗中天子说了算。在天命观的背景下,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大夫、士、平民、?的等级划分。
    法先王,一切以先王的言行为法。为什么要研究《周易》是谁写的?为什么古人说是伏羲,是文王,是孔子所写,是将其与法先王联系起来。先王先生的言语记录,一定是正确的,我们只能服从。九五之尊怎么来的,都跟法先王观念直接关联,在《周易》当中都有明显的体现。你是什么样的人,适合在什么位置上,超越这个位置,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这是在法先王盛行的时代背景下,《周易》体现出来的观念。

 

法先王,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说理方式的影响就更深远了。说理时,以先王的话为论据。论证一个问题时,首先要考虑先王是怎么说的,引证先王话。西方学者读不懂中国文章,为什么全都是谁谁说,谁谁说,你怎么不说你自己说呀。人分不同等级,话语权也分不同等级。人微言轻,同样话不同人说,影响不一样。所以一切都得引经据典。一个事情怎么做,看看先王怎么做的。这在现代教学中称为例证,例证从逻辑上可以叫做归纳。它是个案,但往往从个案推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不管是引证,还是例证还是对比,都以先王的言行为依据这是一种文化特征。
    要了解这是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的社会体制下,产生的文化背景。要了解这种观念决定中国人的说理方式。要知道《周易》为什么要把它的著作权推给先王,为什么其中有明显的位的思想。

 

三、以天为师的道德观的体现
    勤勉 敬惧 谨慎 谦卑 节制 恒之以德
    以前都是天命观,到了西周初期,出现了德治的观念,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巨大飞跃。产生原因有三点:
    1、灭纣兴周,安抚民心
    周武王周天子打败了商纣王,有远见的政治家提出:天命靡常。即没有固定恒长不变的,天命也是可以变化的。可以立为天子,也可以废了你,依据是: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在信奉天意的同时,还要反省自身的道德修养,有意提升了人的道德修养。
    意在安抚民心,客观效果是积极的。它会促进,会引发天子乃至各个阶层人的道德的修养。
    2、体现德治,利于统治
    商纣王之所以失败,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手下反戈一击。这让政治家很震撼,充分认识到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商纣王无德才失民心,有德才能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向背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民本思想这个时期出现。
    司马迁《史记》,孔子编《春秋》和左丘明做《左转》,都是有选择的,是笔则笔,削则削,该记录的记录,不该记录的删去。通过有选择的,能够表达自己观念的历史,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念。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当时的巫官,好像是从事迷信工作,其实骨子里在这种宗教神学形式的外衣之内,是一种政治。天意就是民意,天听自我民听(孟子)。
    敬天、保民、敬德,三位一体,表达一回事,这是德的观念。
    3、以德代法,巩固政权
    当时政治家面对宗法制的背景下,君王一人决定一切,心治人治的背景之下,无可奈何的选择。因为当时还没有法制,一些外在的规定也都是维护周天子的利益。在这种背景下,执政者不同德的修养,可能决定不同的治理情况。所以寄希望于执政者道德的提升。
    道德。道,道者万物之所然也(韩非子)。德,古人认为有三重含义:
   (1)天本身所具有的这种修养
    自性的一种体现,都认为是一种德,上善若水,水都有,最高那种善的修养。自然界自性的一种表现,人从人的那种道德修养角度去评价它。中国古人不是从科学的认识论的角度来评判自然,完全是从自身的道德观念的角度去评判它。对人有利的,一定是道德高尚的,慈眉善目,童颜鹤发。对人不利的,一定是青面獠牙。认为天的自性的体现,也是一种德的表现,更重要它是人的老师,人得向它学习。
   (2)以天为师,向天学习
    通过格物、感悟,体味、了解、研究物的一些特性,来感悟人应该怎么做。天成了人的道德楷模。天行健,像天一样自强不息。
   (3)付诸实践,修身养性
    做,有时比精神层面飞感悟更重要。中国文化的闪光点,是一种实践理性。中国人的智慧,融化在社会实践行为之中,不是抽象为思辨的一种理论体系。中国古代哲学家所说的天人合一,如果放在这个层面上,就是自然界和人的精神层面是统一的。这个命题就更多带有积极意义了。

 

四、主文谲谏的政治目的体现
    当时文史哲不分家,其核心是哲学。哲学的核心是儒家、道家。儒道的核心当时是儒家。儒道互补,儒家作为一种主流文化,道家补充。
    达则兼治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修养高了,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兼治天下。没有这种机会,也要注意自身道德修养。它既有功利目的,但更多的是一种自我道德提升,自我道德完善。中国古代真是礼仪之邦,彬彬君子。
    文史哲不分家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共同指向现实政治。这是中国文化的非常明显的特征。它不寄希望,也不相信彼岸,只重视的是现实社会。它面对,直面人生,解决现实的人生问题。
    文学、历史、哲学,都是主文而谲谏的一种方式。
    中国古代文学的纲领是,诗言志,文以载道。中国的主流文学更多的都是关心政治。
    历史,以前讲的司马迁,还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宋神宗当年赐的名。资治,资助于政治,辅助;通鉴,以通史为鉴,为借鉴。目的还是当时的政治管理。
《易经》也一样是。宗教的迷信的产物,其中也包含政治的因素。最初可能迷信的色彩浓一些,但在具体的解说过程中,他可以把人意发挥成天意。
《易经》有它的创作过程,有它一系列的符号系统,有它的卦爻辞。这都是天意的表现,我们通过推演来了解天意。但是真正在这种四百五十句的解释过程中,就有人意的,人谋的介入。天意通过人的解释具体化。归根到底,它是人的政治观念的一种委婉的表达。它借天意的形式,使自己的意思更加具有权威性,更加具有说服力。
    将《周易》系统地读下来,它还是引人向善的,反对那种贪婪,那种扩张。如六十四卦中的谦卦。。。

本文共分 1

QQ:399253845    手机:15918802009   
粤ICP备12094157号    邮箱:mmyo2009@139.com
我的位置:深圳市龙岗区双龙地铁站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