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发布时间:2015.01.15      浏览次数: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启迪智慧的“金锁匙”,人生旅途的“指路明灯”,心灵慰藉的“甘泉”,也是滋补身心、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金钱能给人一时的满足,性福能给人一时的愉悦,而书却能给你一生的激情和鞭策,让你终身拥有智慧,拥有快乐,拥有如意,拥有安康。
古人云:“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多读书,紧排积阴德之后。可见,积阴德与多读书,是改变命运的两只手,缺一不可。罗斯福说:有学问而无道德, 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 如一鄙夫。只有多读书,才能有学问,只有会读书,才能有才华。今天,我们的国家,用人的第一准则,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此德包括阴德与阳德)。一个人再才华横溢,你无德,就无你的用武之地,或永远处于最低层挣扎。说俗点,自己无德,领导就不愿意栽培你、提拨你,给你更高层级的发展机会。即或机缘凑巧,上了台阶,终究会下来,甚至因无德而跌的很惨。故今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与古人“四积阴德五读书”的原则,一脉相承。但现实中,举凡命运改善,有功于社会者,又皆以才华发露为标志,德却隐藏于才后,给人以才比德重之感。故古人又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书中有改变命运的智慧果。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再坚固的帝王陵墓只能埋藏历史的一个瞬间,只有书籍能永存人类的历史。人类顺应自然的能力,治世安帮的良策,做人的经验,生存的智慧,“一切精神文明的成果,都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而读书,就是享用人类文明的成果并把它们据为己有的过程”(周国平)。在短暂的人生中,为我所用,使人的命运锦上添花,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质言之,好读书,就是要站在圣贤的肩膀上,把巨人的智慧输入自己的脑袋中,加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中去,做一个文明人,一个历史的书写者,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相反,对于一个不读书的人来说,他们不知道书籍中凝聚着人类的智慧,自然不知道去盗书中的智慧之果,去享用和占有这笔人人可以享用的宝贵精神财富,只靠自己的脚力和脑力,重复古人在远古洪荒时的脚步。大师只所以成为大师,就因为汲取了前人文明智慧的结果。一个人惟有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知了读书的妙味后,才会知道,这是多么巨大的损失。赵翼诗在回顾七十年的读书生涯时就慨叹:“昔日能读苦无书,今日有书苦难读。”
读书是梦想成真的阶梯。人一来世,都有一个美好的梦想,美好的目标。宋真宗赵恒在《劝学》中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女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床前读”。这是赵恒给我们描绘的美好目标,同时指明了实现梦想的途径、道路与方法,一切都在“书中”。古之圣贤将相,今之专家学者,一切对社会有用的人,其功名利禄莫不源于读书。命运好坏的符号,就是我们在社会中所扮演的各种各样的角色,例如官员、专家、教授、作家、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企业家、工人、农民、乞丐等,越是高贵而知名的身份,越是靠读书读出来的。历史上许多伟人,其声誉的背后,都有一个人所不知的后花园,那就是书房,都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那就是一个一辈子爱读书的人。唯有一个不读书的,官至副总理,一个白卷小丑,名响全国。那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就如一个命不好运好的人,运来了,红极一时,发财无数,运过了,一切打回原形,是农民,还是农民,是小丑,还是小丑。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来一世,要想让生命焕发灿烂的光热,惟有读书。在历史上卓有伟绩流芳百世者,孔子、老子、庄子、孟子,毛泽东、周恩来等无一不是爱读书善读书的人。读书能改变人的一生,包括性格、爱好、禀赋、气质、思想和命运。读书能穿越时空,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凌驾于伟人的思考之中。被称为世界文艺史上三大怪杰之一的著名诗人、政论家弥尔顿是瞎子,享誉全球的乐圣贝多芬是聋子,世界超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哑巴。我国司马迁忍受宫刑,身体的残疾并未消磨他的意志,而是以一部《史记》著就了千古绝唱;江苏的阿炳是个盲人,一曲《二泉映月》却风行了全球;俄罗斯的列昂尼特没有双手,一幅《周庄》画作却能叫板众画家;美国的罗斯福下肢伤残却能连任四届总统;科学巨人霍金,一个半身不遂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传奇勇士;聋人发明家爱迪生;美国的女孩海伦,既聋又哑还盲,出版了著作《我的一生》。
犹太人,就是用读书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民族。他们是全世界读书最多的民族,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犹太人,一个曾经漂泊流浪,无寸土可居,仅占世界人口四百分之一的小小民族,能在亡国两千多年后重新复国,并能迅速发展成一个现代化国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酷爱读书。读书拯救了犹太人,拯救了以色列,他们在多灾多难、濒于灭种的危险中,诞生了影响世界各个行业的最优秀、杰出人才,如耶苏、爱因斯坦、马克思、佛洛依德、波马克思、基辛格和门德尔松等。酷爱读书,让犹太人成了世界上最优秀的,最聪明的民族。他们不仅操纵了世界科技的最前沿(上世纪的一百年中,世界上共有680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犹太人占了152位),而且,在全世界富豪中名列前茅。不仅出现过罗斯柴尔德、洛克菲勒、哈默等企业巨擘,而且产生了股神巴菲特、索罗斯、格林斯潘等金融大鳄,更有格罗夫斯、鲍尔默、埃利森、戴尔等经济巨人,他们所创造的财富故事令人回味不已。“世界的钱,装在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钱,却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这是对犹太人非凡智慧的盛赞。
读书能改变人性。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求知》中说: “求知可以改进人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培根以“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以“修剪移栽”野花比喻用“求知学习”改变人的命运,形象生动,逻辑严谨。培根还说,“读书可以恬人养性,可以提高修养,可以锻炼能力。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随笔》)。培根虽没说读书能直接改变命运,但肯定了读书能改变人性。我们说,“性格决定命运”。改变了人的性格,自然会影响和改变人的命运。相由心生,书能润心。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的物相,但可改变人的气质。再美丽的外表都会随时间而苍老,但人内心的气质,却可以因阅读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汉末的蔡文姬,晋代的谢道蕴,唐代的薛涛,宋代的李清照等古代女性,就因多才多艺、生花妙笔,才成就了女人气质非凡、优雅娴静的风范。她们至纯至上的美可谓来自书卷气的熏陶。
读书能复人灵性。人无灵性,便会愚钝。犹如铜镜,久不拭,必会生锈,而失自我。林语堂说:读书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人之初,性本善。但社会是个大染缸,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你已出门,就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及其长成,受种种俗见俗闻、旧闻旧识影响,人的头脑灵性,就会被这些俗物灰尘所蔽,失了聪明,逐渐变得顽腐低俗。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除尽灰尘。正如林语堂所云:“点明读书要能破俗见陋习,复人之灵性。”一语见地,令人警醒。盖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免俗,甚至有鄙俗之时。屋有灰尘,贵在即时清扫,人有鄙俗,贵在即时拂尘。读书,是掸尽心灵尘埃最好的拂尘,是洗涤心灵污垢最佳的净化济。不然,人之天性还有“人之初,性本恶”的一面,不读书,心中的恶念就会泛起,周围的低俗就会招手,便会鄙吝复萌,顽见俗见生满身上。一个人的落伍、迂腐、低俗、无知,就是不肯时时读书所致。凡君子,不与这种人交,交之,必被墨所黑。所以读书能改变命运的要义,在于“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林语堂)。虚心能使人谦,谦则无过;通达能使人智,智则无祸;不固陋,不偏执,自能心如明镜,一片光明,照亮命运的轨迹。
读书能陶冶情操。读书,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得天命者,读书可以治国,平天下;得凡命者,读书可以修身、齐家。至少能够陶冶人的情操。陶潜幽居闲读:“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拓出了一种田园乐读、神游宇宙、遣兴逸情的阅读境界。诗人陆游以读书解忧:“愁极不能眠,起开窗下书,似囚逢纵释,如痒得爬梳”。那种读书的快感,如囚徒重获自由的激动。杨万里“拈着唐诗废晚餐,旁人笑我病诗癫。”翁森“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祝允明“有花有酒有吟咏,便是书生富贵时”。翁承赞“过客不须频问姓,读书声里是我家。人家不必论贫富,唯有读书声最佳。”皮日休“家资是何物,积帙列粱梠。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欧阳修“为有吟哦殊不倦,始知文字乐无穷。”郑燮“楼上佳人架上书,烛光微冷月来初。偷开绣帐看云鬓,掰断牙签拂蠹鱼。”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等等,都是一种闲情逸致的读书妙味。人心浮躁之时,重读这些佳句妙语,便会给人无限联想,带来心灵的快乐与慰藉,忘却生活的烦恼,心灵的悲伤,前路的彷徨。人在纷杂繁杂的闹世中静下心来,与书相伴,你便不再失落和孤独。《周易》、《论语》、《老子》、《史记》、《道德经》,《红楼梦》、《泰戈尔》、《莎士比亚》,不论古今中外,随便那一本,只要你喜欢,捧起来,尝出味,就会开阔自己的视野,洗涤自己的心灵,升华自身的价值。
读书可益寿延年。古人云:“耕以养生,读以明道。”其实,读书不仅能明道,亦能养生,不仅能抚平心灵的忧伤,还可疗身体之痒,益寿延年。陆游云:“病经书卷作良医”。优雅的文字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美丽的童话,会让人心生童趣,陶醉于童年的天真与快乐。优美的诗歌,会让人寄托情志,享受精神的按摩。厚重的哲学,会让人启迪智慧,悟透命运。故快乐的文字,可以养心怡神,解除烦恼,消除精神障碍,使之气血流畅,从而达到健体疗病的效果。不论潜心读书,还是静心笔耕,皆须聚精会神,凝神静气,远离红尘,禅意在心,这与做气功,打太极拳,实有异曲同工之妙,自然是养生养性,陶冶情操,创造美境的艺术体操,心灵按摩,使身心处于欢愉、自在、怡静的最佳境界。无怪乎文学大家欧阳修有“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的惊叹!诗坛寿星陆游,虽坎坷一生,却寿高八旬又五,他诗云:“读书有味身忘老,无诗三日却增忧。”忘老,忘忧,忘烦恼,就因手不释卷,笔耕不辍,达到了健身舒心之目的。
读书能让人知命。人能知命,则必能自知其限,无贪心妄念,于社会之和谐,自亦有功焉。正因知其限,知其短,方能对症施治,加以修缮,完成圣功。人能知命,必能参悟命运之兴衰,心生敬畏,不敢有非份之想、践命之行为。见人富贵,而不生妒忌,备受折磨,亦不言泄气,精进不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立于世。见人贫寒,而不生嫌弃,心生善意,力所能济,助人为乐。如是者,不亦君子乎!人知命,自会勤奋,尽好人事。有人云:“大富在命,小富在勤”。此话亦确。国命大于人命。一个人命再不好,社会亦在向前发展。只要努力工作,不怕活累,不嫌钱少,那就穷不死人。力所能及,对社会有用,这个社会亦不会让他饿死。故凡事尽了心,尽了力,失败了也不后悔,更不会“老大徒伤悲”。诸葛亮明知刘备不能完成一统天下的梦想,但还是要六出祁山,鞠躬尽瘁,以报其知遇之恩;他明知自己寿数已尽,但还是要批发仗剑,踏罡步斗,为自己作法延年。因为人,对待命运的最佳心态就是:“尽人事而后听天命。”
读书,就是最好的尽人事!

本文共分 1

QQ:399253845    手机:15918802009   
粤ICP备12094157号    邮箱:mmyo2009@139.com
我的位置:深圳市龙岗区双龙地铁站附近